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现状与发展目标思考(上篇)

时间:2015-10-29 09:16 点击:
【论文摘要】服务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知识产权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蓬勃发展。通过分析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意义,研究发展现状,梳理服务新模式,提出发展目标与思路。 【
  【论文摘要】服务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知识产权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蓬勃发展。通过分析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意义,研究发展现状,梳理服务新模式,提出发展目标与思路。
  【论文关键词】知识产权;服务业;现状;服务模式;发展目标
  一、知识产权服务业时代背景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服务业是我国"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有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首次超过工业,达到46.1%。2015年第一季度服务业增速7.9%,占GDP比重首次过半,提高到51.6%。1中国经济迈人"服务化"时代,服务业发展的加速和深化,将形成经济新常态的显著特征。
  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等九个部门以及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知识产权服务业是提供知识产权"获权一用权一维权"相关服务,促进知识产权权利化、商用化、产业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业态。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知识产权服务业隶属商务服务业(L72)范畴,同时是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内容、高技术服务业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指出:"知识产权服务业是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柱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房地产、金融等传统行业,而是逐渐向信息、设计创新、科技合作等一系列新兴行业拓展。在知识经济及创新发展的驱动下,知识型服务业进一步兴起,在服务基础上增加了知识的要素,并全面参与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成为新型技术和创新的主要传播者。"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的转变进程中,知识产权服务业重任在肩,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柱。4本文研究了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现状并提出了发展目标与思路,以期"抛砖引玉"。
  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对我国的意义
  当前我国处于"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进人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乃至"中国智造"战略转变。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将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融合,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的效能与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形成结构合理、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实现知识产权强国目标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知识产权服务业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1.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需要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支撑
  全球约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国际性专利组织用约30种官方文字出版专利文献,其数量占世界每年400万件科技出版物的1/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球90%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发明集中在专利文献中,许多发明成果仅仅记载于专利文献中。利用专利信息,可以缩短60%的研发时间,节约40%的研发经费,提升10%的市场竞争力。建设综合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培育专业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的发展,有助于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创新质量与效益。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